什么是显性课程
时间:
显性课程(OvertCurriculum)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明显可见、易于识别的课程内容,包括教学计划、教材、课堂讲授等。这些内容是教师和学生都明确知道并积极参与的。显性课程通常以学科知识为核心,如数学、语文、英语等,以及与之相关的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培养。
显性课程的特点是目标明确、结构清晰、易于评估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来设计课程,学生也能清楚地了解学习目标和预期成果。这种课程形式有助于保证教育质量,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。
然而,显性课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它可能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,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、需求和个性发展。此外,显性课程往往难以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可能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适应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为了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,隐性课程(HiddenCurriculum)应运而生。隐性课程关注的是学校文化、师生关系、课堂氛围等非正式的学习环境,它们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。隐性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,培养他们的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。
在现代教育中,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,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。一个理想的教育体系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,既注重知识的传授,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。例如,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,可以通过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,通过小组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。这样,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就能共同发挥作用,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、均衡的学习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