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什么时候属于四川
重庆,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,历史上曾长期隶属于四川省。然而,自1997年6月18日起,重庆正式从四川省分离出来,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。
重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,当时这里被称为“巴”。到了秦朝统一六国后,重庆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权管辖范围。在随后的两千多年里,重庆地区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。
从唐代开始,重庆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盆地,包括今天的重庆市、四川省、贵州省和云南省等地。这一时期,重庆是四川盆地的东部重镇,与成都并称为“成渝”。
明清两代,重庆的地位进一步提升,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。清朝雍正年间,重庆被设立为四川省的省会,成为四川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这一时期,重庆的发展速度加快,逐渐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。
民国时期,重庆的地位进一步上升。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国民政府迁都重庆,使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。这一时期,重庆经历了严重的战争破坏,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。抗战胜利后,重庆继续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,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
新中国成立后,重庆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驻地,继续发挥其在西南地区的重要作用。1954年,西南军政委员会撤销,重庆划归四川省管辖。此后几十年间,重庆一直是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,但在行政级别上与其他地级市相同。
改革开放以后,重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。为了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,中国政府于1997年将重庆从四川省分离出来,设立为直辖市。这一决策旨在加强重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,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。
综上所述,重庆在历史上长期隶属于四川省,但在1997年成为直辖市后,已经不再属于四川省。如今,重庆作为直辖市,在中国西部地区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,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引擎。